在新中国最艰苦的时期,我国科技工作者从“一穷二白”起步,创造了“两弹一星”的伟业,在这一过程中,一批又一批的科技工作者用智慧、青春、热血乃至生命,铸就了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、自立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大力协同、勇于攀登”的“两弹一星”精神。
为迎接建党100周年,切实做到“学党史、悟思想、办实事、开新局”,5月12日,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特邀请学校原党委副书记、原新疆马兰核试验基地司令部作战试验处处长金允朝老师,为全院教职工、学生代表讲授“两弹一星精神:‘青春无悔,生命无怨’”主题党课,暨学院“继承光荣传统,开创崭新征程”主题活动。
金允朝老师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“两弹一星”工程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,生动形象的再现了国家实施“两弹一星”工程的历史。1960年,作为浙江大学化机58级学生的金允朝老师被保送入伍。1965年,他受国家委派从导弹部队调至核试验基地工作,自第三次核试验开始,先后参加和组织空中、地面、地下等各种核试验二十余次,其中包括我国首次氢弹试验、首次导弹核试验、首次地下竖井核试验,具体负责各种计划、方案的制订和现场的组织实施,并编写出版了《核试验的组织实施》参谋手册。金允朝老师曾在核试验基地工作一干就是二十余年,在戈壁滩上为国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全部青春。尽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危险,甚至面对同事的牺牲,也从来没有过退缩。
我国23名“两弹一星”功勋者,由于工作关系,金允朝老师和他们其中很多人一起共事过,他表示:“这些科学家们,包括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参试人员,在戈壁滩上默默无闻战斗了一辈子,做隐姓埋名人,有的付出了宝贵的生命。辉煌和光荣不属于哪一个人,却属于每一个人,属于那个年代在这块土地上埋头苦干的奉献者。”
1985年,金书记转业回地方,在中国计量学院工作。他向在场师生讲述了学校建成初期的一些小故事,他指出,学校在学院路的二十多年里,和我国“两弹一星”工程一样是从无到有的过程,通过全校上下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,为今天的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定的基础。2003年搬迁到下沙,学校建设发展终于走上了“快车道”。
党总支书记巢岺在作党课小结时表示,从金书记的经历中,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“两弹一星”试验工程的参与者为国奉献的信念和精神,尽管“喝咸水、住帐篷”的艰苦岁月已一去不复返,但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。如今,学校的发展给我们继续教育学院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,也给我们创造了新的机遇,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和条件,正是继续教育学院“二次创业”之时。希望通过此次党课学习,全院师生能够向“两弹一星”试验工程的前辈学习,树立艰苦奋斗、勇于攀登的精神,努力工作、开创崭新征程,为量大教育事业作出贡献,为建党100周年献礼!
党课结束,金允朝老师赠送了学院《“两弹一星”亲历者的故事——光辉印记》一书。